学会开展隆务河峡谷地区典型地质现象野外研讨

      2025 年 4 月 14 日,青海省地质学会联合青海大学,特邀青海大学地质工程学院王根厚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奔赴青海黄南州隆务河峡谷,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晚三叠世海相地层典型地质现象野外研讨”的学术活动。此次活动由学会基础地质专业委员会与青年工作委员会联合承办,吸引了学会理事单位近 60 名专业技术人员踊跃参与,旨在推广造山带野外填图工作方法、提升我省地质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并广泛普及基础地质知识。

野外考察合影

      隆务河峡谷,这片历经漫长地质历史演变的神奇土地,孕育了极为典型且珍贵的地质现象。晚三叠世时期,海相地层在此处的沉积作用、构造变形以及岩浆演化相互交织,共同书写了一部壮丽的地质史诗。从原特提斯洋、古特提斯洋的形成演化历程,到丰富而独特的深海—半深海沉积原生构造,再到造山作用催生的变形构造与壮美地貌景观,隆务河峡谷宛如一本立体的地质教科书,生动地记录着地球的变迁历程。它不仅是人们探寻地质演化奥秘的绝佳之地,更是地质工作者开展造山带研究以及掌握野外工作方法的理想场所。

      研讨活动现场,王根厚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参会人员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地质知识盛宴。他们重点聚焦于隆务河峡谷晚三叠世海相地层沉积作用、构造变形及岩浆作用所形成的典型地质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现场讲解与分析。从借助鲍马序列、粒级层、火焰构造、印模构造以及层间劈理等地质现象精准判别地层层序,到面理与线理的实地观察、野外测量与详细记录,再到褶皱、断层、节理、多期脉岩的全面观察与深入研究,直至对构造层次及构造样式的精确厘定,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王教授团队的专业智慧与严谨态度。他们将复杂的地质理论知识与生动的野外实践紧密结合,为参会人员呈现了一堂生动鲜活的实践分析研究课,让晦涩难懂的地质概念在实地考察中变得清晰易懂。

         本次野外考察活动以解析典型地质现象为切入点,围绕野外识别、观察、测量及记录典型地质现象等多个关键环节展开,系统地介绍了野外地质工作方法。通过实地观摩与学习,参与人员不仅对造山带野外填图工作方法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掌握,还在地质调查、区域构造以及矿区构造的观察与研究能力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我省地质工作者搭建了一个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基础地质知识的普及与地质工作水平的提高,为我省地质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文:张新远  陈小宁   图:王春涛 马晓晨  郑英)